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方正剪纸,蕴藏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内涵。
方正剪纸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演绎,形成了地方特色浓郁的方正剪纸艺术。百年间,勤劳智慧的方正人民,在松花江南岸这片物产丰富、山川秀美的黑土地上,历经沧桑与磨难,继承和发展了民间文化艺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间,方正剪纸深深植根于黑土地,作为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在方正人民文化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授的、活态流变的传承方式延续发展下来。
方正剪纸,剪工精巧、秀逸隽美,以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求变求新的特点,形成了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意寓深远、贴近生活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黑土地民间民俗艺术之一。
1994年,方正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8年,方正剪纸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倪秀梅,女,汉族,1967年5月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方正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研究生。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协剪纸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理事、黑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民间文化产业中心副主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剪纸艺术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剪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剪纸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门类之一。1982年,倪秀梅参加了县美术(剪纸)创作班,1984年开始发表剪纸作品。由于母亲是山东人,又在东北生活了几十年,这使从小跟随母亲剪纸的倪秀梅,其剪纸作品既有南方剪纸的精巧细腻,又显东北民俗艺术的粗犷简练。同时,她以对剪纸艺术语言的一种探索精神,在作品创作上突破了传统的技法,在强调平面和均衡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又巧妙的保留了传统的变形、夸张和装饰感,在不露痕迹中使作品浑然天成。
丰富的乡间生活经历,使倪秀梅的作品能够深刻的表现出农村生活的情趣和欢乐。作品《牧羊女》简洁、粗犷,散发着醇醇的乡土气息;《姑爷上门》根据东北的“姑爷上门,小鸡没魂”的俗语创作,从丈母娘抓鸡的动作中,处理题材的幽默感自然流露;《东北大豆香》在整体上构图饱满,造型简洁,在强调外轮廓的单纯整一的同时,加强黑白对比,尤其在局部的处理上善于提炼生活的细节,以真实和幽默的手法再现了东北农忙时的庄稼人生活,显出了难以达到的稚拙味道,更加接近原生态的造型趣味,给观众还原了东北农村劳作中的情景,俨然一幅田间的风俗画。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论研究员于显达先生评价该作品是“单纯化的造型显出了大艺术家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