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漆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6年入选。项目保护单位为成都市漆器工艺厂有限公司。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位。
成都漆器又称“卤漆”,从挑选木材、制漆到制胎、上灰、上漆、打磨、推光共70多道工序,制作细腻,耗时久长,被誉为“雕镌釦器,百技千工”。修饰技法包括极富地域特色的雕嵌填彩、雕填影花、雕锡丝光、拉刀针刻、隐花变涂等。胎体不拘,木胎、麻布脱胎、皮胎、竹胎等都有采用。木胎多选择木质细密、韧性良好、不易变形的椴木、枫木、金丝檀木、楠木、红松等。脱胎是指用麻布帛和漆灰制成的胎体,由蜀人发明,是成都漆艺在胎型上的一大创举。
成都漆艺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漆器工艺之一,发韧于商周,成熟于汉,兴盛于唐,绵延于宋、明、清而不断发展,历史悠久。对我国其它漆器工艺流派及日本、东南亚等国的漆器工艺产生重要影响。
尹利萍,成都漆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53年出生,师承陈春和大师,主要学习雕刻与装饰,后随余书云大师学底灰、髹涂、装饰、打磨,掌握了成都漆艺的全部工艺流程,在色彩变化、层次丰富方面尤有建树。自幼习画,两度赴高校系统地学习国画、版画、水彩、图案、装饰设计等,喜爱文学诗词音乐建筑,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型能力。是成都漆艺从业者中唯一有专业设计人员职称和漆艺制作技艺于一身的漆艺工作者。代表作有《双凤起舞》、《九寨熊猫图》、《金陵十二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