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砂碗烧制技艺最早追溯于清代同治年2年(1863年),栾公自烟台栖霞来到乳山诸往绕涧村,将砂碗制作技艺传于刘长来等人。刘长来又将技艺传于刘文堂,刘文堂将技艺传于同辈祖人刘文涛,刘文涛1938年又传技艺于17岁的刘文远,刘文远又将技艺传于宋佳民。20世纪70年代前,砂碗制作多分布在诸往镇绕涧村一带,目前居住在市区的宋佳民为主要传承人。乳山砂碗烧制步骤为炼泥、拉坯、晾坯、修坯、装窑、烧窑。乳山砂碗做工粗犷、简练、大气,色彩以绿、赭、红砂泥为主,多为生活实用必用器皿。相关产品主要有砂碗、砂盘、砂坛、砂缸、砂罐、砂杯、砂壶,还有部分生活日用品等。乳山艺人以砂碗为载体,绘、刻、剔出各种本土传统图案,具有收藏、实用、观赏、研究本土民俗学的价值。2017年12月,被乳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五批乳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