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香包俗名荷包、“耍活子”“绌绌”,是一种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手工制品。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丝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里面填充雄黄、艾叶末、藿香、苍术、冰片等中药材,可以避秽除潮驱虫,香气袭人,故名香包。
庆阳民间制作香包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至黄帝时期的卫生风习“薰蒸法”和新石期时代的衣饰文明和稚拙工艺。华池县双塔寺出土的金代香包,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被誉为“千岁香包”,它的出土,是对庆阳香包古老文化传承最直接的见证。
庆阳香包按制作工艺基本分为“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庆阳香包色彩浓郁,工艺精湛,立体感强,民俗意识深厚,是民间艺术的瑰宝。
女,汉族,1970年8月出生,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赵咀村人,高中文化程度。中国文化促进协会会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协会会员、甘肃省民间艺术大师、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协会理事,庆阳市西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庆阳绣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法人。
2010年在中国美术学院进修,2016年在西北民族学院学习设计和研发,2017年11-12月参加了文化部、教育部在北京服装学院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习训计划”研修班,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圆满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