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素有“百工之乡”“工艺美术之乡”美誉,1995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东阳木雕和东阳竹编是工艺美术之乡的一对并蒂奇葩,是东阳人心目中的地方民间文化品牌。东阳竹编以立体编织为主,结合平面编织技艺,编织精细,造型生动,色彩典雅,具有浓郁的民间美术特征,体现东阳竹文化的地方特色。东阳竹编侧重制作立体性的人物、动物、器皿类工艺品,构图逼真传神;相对于以宽篾弹花插筋工艺见长、粗犷大气的福建竹编,东阳竹编则注重精编细织,手工剖篾细如发丝,柔如蚕丝,体现江南文化柔和精致的审美风尚。东阳歌山窑址考古发掘表明在唐代已有东阳竹编产品。南宋时期,东阳竹编工艺已达到相当的工艺水平。明清时期,竹编工艺迅速发展,成为向朝庭进贡的贡品。
晚清民国时期,以马富进为代表的东阳民间竹编艺人,将东阳竹编提升到一个高超的艺术境界,竹编艺术品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东阳工艺竹编为世人瞩目。
何大根,男,1954年1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南上湖人,曾任东阳市竹编工艺厂竹编车间主任、生产主管副厂长。现为东阳市千祥南天工艺品厂厂长,东阳市何大根工艺创作室主任。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竹编”传承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
何大根1968年进东阳木雕厂竹编车间,师从竹编名艺人黄树银,积累了深厚的竹编艺术功底,是20世纪东阳竹编工艺厂众多获奖作品的主创者之一。
何福礼,男,汉族,1944年生于浙江义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阳竹编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何福礼于1958年入东阳竹编厂学艺,从艺几十年来,他孜孜追求竹编艺术事业,不但继承了东阳竹编的传统技法,还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讲究立体造型,并能巧妙运用竹编技法表现作品质感,造型优美大气,色彩典雅,编织精细,技法多样,融合了平面编织、立体编织、竹雕、竹簧、藤艺、根艺等多种艺术的特点。代表作有《八仙竹丝花篮》《哪吒闹海》《渔家乐》《大象》《海螺》等。2005年,何福礼大师成为首位进入故宫修缮的工艺美术大师,他先后六次进入故宫,完美地修复了故宫内饰最精细最豪华的乾隆御书房倦勤斋,以及宁寿宫花园的符望阁和宝座、屏风等,得到了权威专家的一致肯定,被誉为“天才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