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寨吊脚楼多依山势而建,为穿斗式木构建筑,因前檐柱吊脚而得名。一般为四榀三开间或五榀四开间,个别为六榀五开间,框架用榫卯衔接。建房时无需图纸,掌墨师根据地形和房主的需要确定相应的方案,在30—70度的斜坡陡坎上建造。房屋不用一钉一铆,便能使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使一栋栋木楼巍然屹立于斜坡陡坎上,足见苗族民居建筑工匠的工艺水平。2006年5月,雷山县申报的“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杨昌义(1949.04—),苗族,雷山县郎德镇报德村人。1973年跟随父亲开始学习木工,1974年11月第一次独立发墨主持自家三间正房一楼一底吊脚木房,至今已有40余年,尚保存完好,结构坚固。40多年来,先后修建各种样式的吊脚木楼房屋180余栋。2008年5月完成西江苗族博物馆木质建筑工程,共6栋连体木房,结构复杂,造型美观。2015年12月,被贵州省文化厅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