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制作是扎制麒麟舞道具麒麟头与麒麟被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分布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的大利村、铁松村、松岗村等地。明洪武元年(1368年),客家人从中原地区南迁至清溪镇,并带来麒麟舞。清溪麒麟制作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其成品保持客家麒麟的工艺特色,融手工、剪纸、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坚韧耐用,画工精美,形态逼真,行销全国并远销欧美、东南亚。目前,清溪镇的黄素明、黄鹤林等人传承了麒麟制作这项民间传统工艺。清溪麒麟工艺精细,色彩鲜艳,形态生动,风格独特。
传统的麒麟制作技艺,风格独特,影响甚广。成品的构图讲究对称、均衡等形式美,颜色搭配讲究,具有较高观赏性和艺术性。麒麟制作是研究客家先民的民俗习惯和活动变迁的有效见证和重要依据,对客家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扬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具有宗教、民俗、历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男,1951年出生,东莞市清溪镇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清溪“高华麒麟”第四代传人,从小跟随父亲黄有学习传统麒麟制作手艺,并一直从事麒麟制作至今。他继承了父辈麒麟制作的全部工艺,他制作的麒麟坚韧耐用,画工精美,形态逼真,而且耳朵会灵活摆动,眼睛也由原来的方形改为圆形,会左右转动,舞起来更加生动和威武。黄素明于2008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8年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1982年出生,东莞市清溪镇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清溪“高华麒麟”第五代传人,由于对传统麒麟制作耳濡目染,他从小就十分感兴趣并跟随父亲黄素明学习。目前他的麒麟制作手艺已经相当娴熟,黄志成于2008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