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炊具,古今往来,它以其独有的特质盛行于世间。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中华美食文化渊源流长,砂锅是最盛行的烹饪工具之一。
传统砂锅耐酸碱,抗腐蚀,保湿能力强,透气性好,经久耐用,保温时间长,还具有“烧饭不变色,炖肉不变味,盛物不变质,煮茶、煎药不变性”等特点。产于泸州市叙永县两河镇的两河吊洞砂锅,依然保留着最本土、原始的传统烧制技艺。吊洞距川滇黔三省交界叙永县城15公里,属天然喀斯特地貌。吊洞宽大通畅,高约120米,径深5000米,分内洞和外洞。先人用竹条将人从内洞天窗吊入内洞,把内洞和外洞挖掘连通,因此故名“吊洞”。吊洞周边拥有大量用于制作砂锅的白善泥,洞内的万年浮泥是砂锅上釉的上好原料。龚氏家族在吊洞烧制砂锅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吊洞砂锅因此得名。
吊洞砂锅工序繁杂,主要包括以下工序:磕泥、筛泥、彩泥、制坯、晾晒、烧制上釉、闭窑断青上釉、开窑冷却等。
龚开贵,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人,祖籍湖北孝感,吊洞砂锅的第七代传承人。
明朝末年,龚家开始从事砂锅制作。18世纪末,龚家祖先带着砂锅制作技艺和家眷来到叙永县两河镇吊洞一带,在吊洞内安家落户,继续砂锅制作的祖业。龚开贵8岁时便开始和父亲学习制作砂锅,并完整保留了传统的土窑烧制技艺:以煤层沾土白善泥为原料,吊洞内万年淤泥为釉,纯手工制作成型,经煤火高温烧制上釉而成。选材、制坯、煅烧、出窑……前后共70多道工序。
作为“龚砂锅”的传承人,龚开贵努力振兴这一非遗传承的事业。为保护和传承砂锅烧制技艺,让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砂锅技艺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龚开贵潜心摸索,利用传统的砂锅制作技艺,创新制作酒杯、酒壶、花瓶、茶罐等实用器具及工艺品。
叙永电视台、《川江都市报》《泸州日报》《四川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对龚开贵及其传承的吊洞砂锅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了相关采访和报道。
作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龚开贵的情况于2017年被收录至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天府工匠》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