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滘草织行业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在道滘当私塾先生的赖洪禧(1770—1852年)在《到滘杂咏用竹枝体》十首之中,有“沿河不少如花女,八字梳头学打绳”一句,可见当时民间草织工艺已经盛行。莞草编织技艺是东莞道滘镇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人们因地制宜,采用莞草为主要原料,采用手工编织,创作做工精良、花式繁多、设计精巧的日常生活用品。道滘莞草编织的特色产品为方席、圆席、“炉底席”、草篮等,编织不同产品,所使用的工具、模具及工序有所不同。该项目于2015年被认定为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级保护单位为道滘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女,1961年11月出生,东莞市道滘镇人,自6岁起跟随祖母、母亲学习莞草编织技艺,高中毕业后在道滘草织厂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20世纪80年代末在道滘草织业衰落的情况下,自行用其他相似稻草编织生活用品,至今保持着纯熟的莞草编织技艺。近年来积极整理该工艺,绘制遗失了将近30年的部分草编工具、模具图纸,培养莞草编织人才,使濒临失传的技艺得以传承。改良创作新型草织工艺品,多次参加省级、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为莞草的传播推广做出重要贡献。叶小玲于2017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