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
济南市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博览会将充分展示“非遗·非常美”理念,让“人民的非遗 文化的瑰宝”“非遗助力美好生活”“探索中国非遗 对话千年文明”成为到场观众共识。
济南既是非遗大市,也是“非遗名城”。千百年历史传承,让这座城市积累丰厚文化遗产,构成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于一体的非遗资源体系。
10月6日,正值国庆假期的市民游客来到千佛山景区一侧的山东省文化馆,惊喜发现当日有济南皮影戏演出。
取材于经典名著《西游记》的幽默故事,与济南皮影戏的“朦胧之美”结合,彰显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让现场观众尤其是小朋友们喜笑颜开。
过去几年,“80后”济南皮影戏非遗项目传承人李娟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中小学校、旅游景区、休闲街区等地。除演出《三借芭蕉扇》《孙悟空》等皮影戏剧目外,她还指导广大受众制作孙悟空、济南“二安”等皮影人物,根据不同场景、不同主题开设互动体验环节,如与文化名人聊皮影故事、开展皮影绘本讲座。
李娟介绍,近几年,济南皮影在雕刻和着色工艺上也走上“国潮”路线,主动寻找传统制作工艺与流行文化的连接点,推出“泉城”系列皮影耳饰、胸针,发布“西游”系列数字藏品,让游客在线上、线下均能选购皮影好礼。
济南皮影戏的走红,是济南市推动非遗青春化发展的缩影。
为让非遗跟上新时代步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以市级媒体为主体,整合短视频平台、网络达人等优质新媒体资源,建立长期合作的宣传推广矩阵,支持媒体开设非遗专题栏目,培育专业化宣传队伍和平台,形成常态化、专业化、全媒体的非遗传播格局。
同时,济南市推进非遗深度融入国民教育体系,鼓励出版非遗通识教育读本或普及读物,持续实施“泉润非遗 文传校园”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打响“泉城非遗娃”品牌。
扎根生活,是非遗保护传承的基础条件。靠近孩子,是非遗保持新活力、迈向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今年4月,《中小学非遗实践示范课例》首发式暨非遗主题阅读空间启动仪式在济南市图书馆举办。该书根据从业者多年实践探索经验编制,系统总结多年来济南市推进非遗进校园的亮点做法,从理论视角对相关模式进行梳理,在行业内具有突破性,为其他地方实现“非遗在校园”提供借鉴参考。
近些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结合非遗保护与发展实践,开展课题和实践研究,与专业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设非遗研究基地、非遗实验室,并鼓励相关单位出版非遗专著、译著、图册等研究和实践成果。
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
今年国庆假期,济南市文化馆策划推出集戏曲曲艺演出、非遗市集、非遗体验等在内的近30场文化惠民活动,受众近两万人次,以高品质非遗传承展示活动与泉城市民共庆祖国华诞。
“济南市文化馆的非遗活动非常多,且重视趣味性,孩子十分喜欢参与。”济南市民高霖霖告诉记者,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能够让孩子“记住历史、记住乡愁”。希望相关部门能有更多长效机制,让下一代能常态化接触非遗,了解、爱上民族文化。
策划创意体验活动,在济南市文化馆已经成为固定动作。今年暑期,济南市文化馆推出“传承非遗 乐享暑期”非遗体验大课堂。5期体验活动,300余名青少年在非遗项目传承人指导下,学习绘、捏、编、制、剪等不同技法,体验泥塑兔子王、济南面塑、济南结艺等非遗技艺。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健全,保护理念深入人心”的目标,让济南“泉城”“诗城”“曲山艺海”“扁鹊故里”等文化名片更加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