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是中国最珍贵华丽的锦缎,因美若天上的云霞而得名。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历代为皇帝御用品,宫廷里的龙袍朝褂、宫妃丽裳和殿堂装饰多用云锦来制作,还经常作为朝廷贵重的国礼,赐与外国君王使臣。
云锦,用料考究,以真金线,纯银线,五彩蚕丝线为主要用料。使用大型传统花楼木机手工织造,由两名以上技术娴熟的艺人上下配合操作,每日产量仅五公分,故有“寸锦寸金”古喻。
云锦,巧夺天工的妆花技艺,超凡脱俗的纹样风格,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宛若天成的艺术境界,尽显皇家御用品非凡气概和中华民族文化深厚底蕴,被世人誉为“东方瑰宝”,“中华绝艺”,是人类(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欣赏和收藏价值。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从事云锦创作及古代丝织工艺研究四十余年。复制研究了大量古代织锦,同时还创作了大量现代织锦。主持及参与十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撰写了《南京云锦》等数十万字的专业论著,现为南京博物院民俗研究所传统工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此外,获有云锦国家专利三百余项。作品被国家博物馆等十余家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485*80 以南京城为状元之都的背景(全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出自南京),重点塑造了状元及递、锦衣还乡的景象。从内秦淮的夫子庙到外秦淮的聚宝门、报恩寺塔,远处有鼓楼、紫金山,展现了南京的繁华和昌盛的景象。“应天”乃顺应天意之意,是南京明代初期的别称。用云锦的金、银为主色表现,壮观而富丽堂皇。
120*90 是南京著名的昆曲剧目,由明末清初著名的戏剧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精神和底层百姓的气节,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该剧作问世三百余年来长盛不衰,用云锦的创新手法表现传统的戏剧人物,刻画了云雾间分隔的人物内心独白,爱恨情愁、国愁家恨,美艳华丽里的深深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