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柏合草编

柏合草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9年入选。项目保护单位为龙泉驿区文化馆。现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

柏合草编是以麦草为原料制作草帽和各种草编工艺品的手工技艺。主要流行于龙泉驿区柏合镇。主要产品为草帽、草鞋等。

柏合草编因其高超的编织工艺和质量远近闻名。清代,柏合地区的草帽经营已初具规模,乾隆年间柏合草帽成为宫廷贡品,且远销欧洲。到民国初年,柏合寺的草帽业已十分兴盛,当地设立了草帽买卖市场。

在柏合,常能在街头、田间、院坝看见三五成群的农妇麻利地做着草编活。曾经客家人以草编为副业谋生,经过400多年的发展,无心插柳的草编演变成柏合镇最古老的传统技艺,几乎家家都会编,人人都会穿,柏合镇也因此有了“草编之乡”“指尖上的小镇”的美名。


传承人简介

魏宗惠
李晓姣

草编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1935年,将编制技艺传承发展至今,并形成了颇具影响的工艺饰品、纪念品等。将麦草掐成草辫(手工),将草辫用硫磺熏,再用缝纫机、棉线、模具将其制成半成品,再经染、漂,锅炉烘干后,精心设计制作成品。其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多次获奖,部分被成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收藏。

女,1985年出生,柏合草编非遗第二代传承人。2016年以来一直从事研发、创作草编工艺品,作为柏合草编非遗传承人,她更是肩负起柏合草编文化传承发扬的责任与使命,先后作为柏合草编老师受聘成都泡桐树小学、成都娇子小学、龙泉第二中学等,目前一直被龙泉驿区文化馆聘为“柏合草编工坊”基地草编老师、柏合九年制学校草编老师。她一直秉持工匠精神,研发出大运系列等草编工艺品20余种。

获奖情况:

1、2019年8月3日参加龙泉驿区总工会发起的2019“巧匠杯”手工艺比赛决赛暨首届龙泉驿区手工艺品艺术节闭幕式,其参赛的草编作品获得“网络最佳人气奖”;

2、2019年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物质文化遗产节“天府小匠人·成都非遗传承人”竞赛活动中,荣获“天府传承园丁”称号。


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