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烟火架发源并传承于四川省江油市,主要分布于江油市重华镇、二郎庙镇、铜星乡。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初步分析认为烟火架应产生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盛世,距今约300年历史。烟火架的主体呈桶状,规格可大可小,一般直径在60至85厘米,高50至75厘米。底部和顶部为竹编,里面可分为6层、7层、8层、9层,最高为13层。因用料多、工序多、成本高,均为用户事前定做。如寿宴,就用药制“祝某某大寿”“福寿安宁”;结婚则制“某某与某某喜结良缘”;开业则制“开张大吉”;道场则制“某某流芳百世”等字眼。烟火架是集爆竹、礼花、戏剧人物造型等于一体的民间传统工艺品,主要用于寿诞、婚庆、道场、节日、庙会等重大庆典活动,以声、色、动、感烘托氛围。
冯沛建,男,汉族,1955年8月生于江油市铜星乡。1962年在重华镇火炮街开始学习做火炮;1963年拜本家祖爷冯成方学做烟花架及火炮;1978至1995年,在家制作火炮与烟花架贩卖;1995至2000年,在重华镇火炮街经营火炮与烟花架;2000年至今在家务农。经过祖辈历代师傅的口授心传,他掌握了烟火架制作工艺,其作品在江油地区尤其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