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以灶头为载体,用绘画颜料在灶壁的各个部位绘制图案,又称“灶画”“灶壁画”。不论是两眼灶还是三眼灶,从灶山、烟箱到灶身都画有各种不同的图案,配有不同内容的吉祥文字。灶头画用颜料画成,制作工具有草刷,用于刷灰,另有竹丝斗笔、毛笔、直尺、盛色器皿、颜料等。制作灶头画的程序是:先将灶台用石灰水统刷一遍加白,接着,根据灶头的结构,分割出画幅的形状和大小,再用墨色勾边框,也可用线条或简单的连续纹样画框。采用的颜料为三花粉或水粉颜料。为使颜色鲜艳且能渗入灶壁不流滴,老艺人常将白酒调入颜料。灶头画内容一般有花卉、动物、财神、风景、图案等,也画有故事。常见的有荷花、石榴、仙桃、牡丹、万年青、乌龙取水、鲤鱼跳龙门、喜鹊闹春、聚宝盆等内容。历史故事有“八仙过海”“赵云救阿斗”“古城会”等。此外,还有花边和文字,大多为“福”“喜”“年年有余”“丰衣足食”“吉祥如意”“人寿年丰”“人财两旺”等吉祥语。
施顺观,男,汉族,浙江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44年生,是本地学习灶头画的第四代艺人,从小爱画《三国志》人物故事,18岁开始学泥工,24岁独立打灶头、画灶画,27岁已在本地出名。1978年开始带徒弟,共收了8名徒弟,其中2人至今仍在从事灶画行业。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每年打灶头、画灶画60多座。 2000年以后,每年打灶头、画灶画30多座。2006年打灶头、画灶画20座,目前仍从事打灶画灶工作。50多年来,施顺观十分喜爱嘉兴地区独有的民间灶画艺术,并潜心为之研究、带徒,技艺精湛,是嘉兴灶头画的杰出代表人物和传承人。施顺观主要擅长在灶头上绘制各类花卉和人物、山水、风景,动物等,擅长打造花篮灶型灶。在制作灶头形体时,能将浮雕、透雕、绘画集于一座灶头,并擅长用白酒调制颜料,使绘制在灶画上的图案保留时间长久。绘制灶画色彩鲜艳,喜红绿对比、黑白对比。擅长装饰灶头的顶部,并将阳台制成多彩的“全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