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绸衣灯公尽由林家所造,林亦巨族,而灯酒之夕,祖祠反不陈列灯公,而偏悬莞城所制之纸灯。”——《民国·茶山乡志》。茶山上埗林始祖天與公乃南宋末年郡马爷的孙婿,以“开灯”为借口供百姓祭拜和悼念殉国的臣子。在茶山镇及周边乡镇,男孩出生后的第一个正月“开灯”时摆放在祠堂里供祖先观看及给来喝喜酒的宾客观赏的工艺美术作品。故事题材通常为古典小说、戏曲选段、历史事件等。其制作过程中融入了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的技艺,包括塑、画、剪、簪、絮、粘等工艺。通过雕塑做出茶山绸衣灯公的骨架;通过绘画,描绘出不同的脸部表情及衣服装饰;通过剪纸、簪花使衣饰更具立体感;通过絮花,将武将的披甲做得立体且更有质感。该项目于2018年被认定为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保护单位为茶山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女,1970年3月出生,东莞市茶山镇人,中国民协会员、中国彩塑专业委员会会员。2015年,李翠薇师从茶山绸衣灯公老手艺人林炯恩,学习制作茶山绸衣灯公。2017年,李翠薇主动承担起茶山绸衣灯公传承与保护的工作,和林炯恩的孙子林楚奇、孙女林湘君学习制作茶山绸衣灯公,并以师徒相称。2018年,成为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岭南风物民间文化大讲堂”大讲堂讲师。2019年,收徒袁慧君、邓安琪学习茶山绸衣灯公制作技艺。目前,已完成制作茶山绸衣灯公79件及文创体验产品695余件、素塑作品107件、彩塑作品32件。其中,《四兄弟》《七仙女》《无悔》等7套先后被东莞市博物馆、东莞市民服务中心、中国彩塑艺术传统与创新邀请展、东莞展览馆展出并收藏。2019年5月,《四兄弟》获首届“茶花杯”粤港澳大湾区精品泥塑邀请赛金奖。2020年4月,《茶园泥公仔》一书获广东省第九届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三等奖。